首页  |  组织机构  |  制度文件  |  工作动态  |  工作平台  |  工作简报  |  学习园地  |  通知公告  |  优质化建设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站内搜索  
  热点信息 更多
10
2019-06
校关工委韩广才常委给理学院毕业班党员...
03
2019-06
土力学院举办关工委老教师定期约谈学生活动
03
2019-06
机械学院关工委举办诚信感恩教育讲座
26
2019-04
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一届励步杯·外语艺术...
25
2019-04
校理学院关工委参加三全育人暨学生工作...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日期:2021-12-19  浏览:
 

    生活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党建精神,使团队各成员对红色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解中国优秀的历史,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志协寻访五老”实践服务团队走进老干部 、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的家中,了解他们的峥嵘岁月。


让生命之花绚烂绽放——张晓英


3384d56c011a6cb3e98113c1e8ffeb0张晓英,女,1949年出生,1976年入党,1969年“工人阶级再教育”在镇江纸浆厂当电工,1978年调任党委宣传科,后升至宣传科科长,1986任党委副书记,2004年从镇江纸浆厂调到冶金工业局正式退休,2009年任行业老干部管理服务办公室第九党支部书记至今。

2004年,张晓英退休,但她的工作并没有画上句号。她的爱人身患肺癌,正值恢复期,需要悉心照料,同时,她还要照料老家八十多岁的老父亲。2009年,面对组织的召唤,顶着双重压力的张奶奶毅然肩负起了镇江市退休支部第九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她说“在党组织需要我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不曾想,当时的一句承诺,竟践行了十二个春秋冬夏。多年来,她以情待人、用心做事,让组织放心,让老同志们满意、开心、快乐。任职期间,她成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络员、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员、老同志生活的服务员。12年来,她在党支部书记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奔忙着、奉献着。



翰墨薪传,书以育人——潘进


E0E75FB7B3E80D2E76E7D8192956C9D8潘进,男,19217月出生,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加入新四军华东军区特务团,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368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进转业到地方工作,六十年代初,担任徐州丰县一所中学任校长。七十年代末,调任镇江,先后任高资中学校长,丹徒医药公司经理等职务,直至离休。


“百年荣光人生路,书画映照夕阳红。”枪杆子与笔杆子的交融,是潘进一生的写照。

在军时,他勤勤恳恳,做一名人民子弟兵,战场上毫不退缩,直面反抗。抗战时期,潘进担任部队宣传员,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那段岁月战火纷飞,而他却把生死置身于外,同宣传队的战友们担起抗敌舆论宣传重任。


离休后,他踏踏实实,做一个书画爱好者,十年如一日,坚持作画。绘画得以静养心,看报得以知实事。潘老讲到画画时说到“画画能使人长寿,我画的牡丹、青松和丹顶鹤数字都是一百整数,寓意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健康长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是潘进的向往,也是心愿。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祝愿中国共产党更加辉煌!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许祥生


 

ffb87185092598bf62662ae9184b0d3许祥生,男,1956年出生,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2016年在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学习工作,1996年赴泰国交流讲学,1997年赴沙特阿拉伯医疗会诊,2000年起多次赴德国、奥地利等地进行学术访问,2012年受国务院侨办派遣,赴老挝、柬埔寨进行义诊。

有人说许祥生“自笑偷乎,闲尽三生雅兴;人称颂也,忙出一世医名”。许祥生一生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辗转各国进行访学交流,为中医药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和心血。平日里的许祥生严谨认真,面对患者一丝不苟,但提起在国外的经历时他总会自豪地说“我把中华中医药文化传播到了国外,让中医药在国外精彩的亮了相。”


dcf6b5ffd3ec49bbcbbdf57b62a4d1a

中华民族泱泱数千年,名中医数不胜数,许祥生作为镇江市名中医,数十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患者治病疗伤。通过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医人的信心和担当,传承中华中医药文化,他从未停下脚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朱东林


43A3852F71581ED7AC8677E6BA11DD73朱东林,男,1940年出生,1960年入党,1955年就读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8年留校任教,第二年担任专业团总支副书记。后随学校搬迁至镇江工作,长期在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2000年退休,又至南徐学院(今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做组织部工作,后担任离退休党工委委员和第十一退休党支部书记至今,并担任大学生成长驿站站长。

2000年,朱东林退休,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在南徐学院做组织部的工作对朱老意义深刻,他提到:“我在南徐学院一共是1055个学生党员,我一直有记录,我收获也很大,因为在跟年轻人接触、沟通的同时对自己也很有好处,就是逼自己学习,不学习就老是几句空话,这个使我刚退休的十年,始终保持继续工作,不断学习的状态,跟学校关系也很密切。” 后来他担任了大学生成长驿站站长,成长驿站主要是面向大一同学,“大一同学对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有很多问题,对入党问题更是不知所措,还有个同学非常可爱,跟我谈他失恋的故事,我们都会跟同学耐心交流。我统计了截止到上学期为止的十年,有超过五百个同学跟我谈过话,我都有记录,” 他表示他非常愿意去做这份工作,因为青年还需要他们去引导。上大学最重要的一门课,是学会怎么做人,世界上最难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不能经不起诱惑、考验,我们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一辈子的事。你们要利用这四年好好学习,有意义地度过这四年。”




助力大学生村官成才,致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郭怀保

封面照郭怀保,男,1950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72年入伍服役于8472部队,1977年开始在农村工作,任建设村大队长,1983年转到蔬菜公司及蔬菜技术指导站工作,2011年退休后被聘请为扬中市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的技术顾问至今。获得“镇江市劳模”、“镇江市先进个人”、“扬中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岗。”这句话就是原扬中市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郭怀保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退伍老战士、老党员、老农业专家、老模范,退休10年来,郭怀保在关工委这个发挥余热的平台上,老骥伏枥,老有所为,用真心真情为培育青年农民创业服务,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服务,多次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采访过程记录1

2011年退休后,扬中市农委聘请他为扬中市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的技术顾问。他始终围绕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当好参谋,动真情、解难事、办实事,带领着大学生村官和青年农民一起顶着酷暑冒着严寒,趟着泥水下到田头,和关工委老同志以群英会、现场会、座谈会的形式及时沟通交流,及时服务基地的青年农民。

不论身在何处,不论年纪几何,他们始终用心做事,以情待人。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崇高的政治信仰,好似纽带:一端服务群众,一端回馈社会;一端连接过去,一端启迪未来。对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说,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近距离接触老党员,并与他们进行对话,聆听他们经历的机会,他们的阅历,他们的处世态度,都让团队成员惊叹不已,并且值得终身学习。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乐观积极向上,是每个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态度。团队成员也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多么明确的指向标,朝着光明前进。


 
2019 @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江苏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