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进,男,1921年生,194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参军入伍,先后在新四军华东军区特务团、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68师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进转业到地方工作;六十年代初,担任徐州丰县一所中学校长;七十年代末,先后担任高资中学校长、丹徒医药公司经理等职务,直至离休。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奖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奖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等。
“百年荣光人生路,书画映照夕阳红。”枪杆子与笔杆子的交融,是潘进一生的写照。在战争时期,他为了人民的解放奋不顾身、转战南北,毫不退缩,直面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哪里需要哪安家,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离休后,他踏踏实实,做一个书画爱好者,数十年如一日,以画抒情,表达对党、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血战场,牢记初心使命
战争时期,部队领导看到潘进年轻有文化,选派他担任部队宣传员。他义无反顾地履行宣传员职责,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勇当。夺取战斗胜利的助推器。他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那段岁月战火纷飞,他却把生死置之度外,同宣传队的战友们一起担起抗敌舆论宣传重任,不但充分体现了笔杆子的战斗力,也施展了自己的文艺才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进被派遣到江苏省体委工作。六十年代初,作为一名党员,他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徐淮地区建设,调到徐州丰县一所中学任校长。七十年代末,他被调回镇江,首先担任了高资中学校长,后来又担任了丹徒医药公司经理等职务,直至离休。“坚决服从党的安排,为人民谋幸福”,是潘进内心最真诚的声音,也是最挚热的愿望,更是一生坚持的信仰和追求。


绘画传奇,书写人生
离休后,潘进展示着他的文化潜能和兴趣,文化养老,精修书画,成为镇江市老年大学第一批学员、市老年书画协会第一批会员。数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早上作画,下午看报”的习惯,绘画得以陶怡情操,看报得以知天下之事。潘进也十分注重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在他的书房里有上百页的素描本,反复画有松树、牡丹、仙鹤等内容。“其作品绘画风格独特,笔墨气韵灵动、设色典雅朴实,运笔挥洒中见凝练,严谨中显飘逸,是对潘进绘画作品的完美诠释。正是由于潘进的绘画风格独具一格,耐人寻味,他的作品才得以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展览。




提及为何作画时,潘老先生说到“画画能使人长寿,我画的牡丹、青松和丹顶鹤数字都是一百整数,寓意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健康长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是潘进的心愿。此时,也正值党的一百周岁,他祝愿中国共产党更加辉煌!
爱党敬党,青年可期
当潘进被问及对青年一代有什么期望时,潘进非常激动,连连说:“好好学习,要爱党、爱人民,做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并接连重复着这句话。还笑着说,“我小学都没毕业,国家的发展寄希望于你们。”在潘进心中,国家的未来要靠青年一代去开拓,去发展。
潘进十分关心时事政治,所以将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伟大任务寄予青年一代。采访当日,恰逢潘进100周岁生日,在他的愿望中,也说到“愿你们健康长寿,愿祖国繁荣昌盛”!
在潘进的一生中,不仅有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也有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更有陶冶情操的书香墨画。青年一代更是要学习潘进的爱国精神,更要学习他的恒心与毅力,才能更好地去服务社会,建设美好未来!

志愿者说:
这次对潘老的采访,让我们感受到了潘老历经岁月沧桑而始终乐观向上、幽默风趣的心态,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潘老初心如一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拳拳之心。潘老十分高兴地看到祖国未来的接力棒将由我们青年一代承接,而我们也不应辜负潘老的殷切希望。
采访:左正涛、杨燕平
拍照、摄影:何光奇